稀有气体化合物
在1962年以前,唯一可以分离出来的稀有气体化合物都是包合物,包括水合包合物。其它则是只有在光谱中才可观测到的配位化合物。[2]
包合物
编辑
稀有气体包合物在近几十年曾被广泛研究过,它们由于有可能用于储存稀有气体而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在这些包合物中,稀有气体原子基本上都是被包容在笼状的主体分子中,即主体分子构成笼状晶格,将稀有气体包藏在笼中。能否形成包合物主要决定于主体分子和客体分子间的几何因素是否合适。例如,氩、氪和氙可以与β-氢醌形成包合物,氦和氖却因为体积太小而无法包合在内。
稀有气体包合物中,研究较多的主体分子是水、氢醌、苯酚和氟代苯酚。
包合物可以用来从稀有气体中分离出He和Ne,及运输Ar、Kr和Xe。此类化合物亦可用作放射源,85Kr的包合物是β粒子的安全来源,133Xe的包合物则是γ射线的来源。
配位化合物
编辑
曾经一度认为诸如Ar·BF3之类的配位化合物可在低温下存在,但始终未经实验验证。并且,有报道称化合物WHe2和HgHe2可由电子轰击制得。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它们并不是真正的化合物,He很有可能只是被金属表面吸附。
水合物
编辑
水合物可由将稀有气体压入水中制得。有理论认为,强极性的水分子使稀有气体原子产生诱导偶极,产生偶极-偶极作用力。因此原子序数较大的稀有气体所形成的水合物,如Xe·6H2O,比原子序数小的稀有气体元素形成的要更加稳定。但近年来对于这些化合物是否存在产生了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