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尔 (称谓)

    这一词汇最早见于7世纪的中国隋朝史书,为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使用[2][3]。到8世纪,已经被突厥汗国使用,到9世纪传入东欧,为保加利亚第一帝国的保加尔人使用。有说法认为这一词汇来源于伊朗语族的词根*bag,意为“神、领主”[4]。

    自13世纪起,各个蒙古部落将巴特尔当作尊荣的头衔,授与部落中的勇者。他不一定出身门阀贵族,但是他具备了独特的勇气,能够抛弃自己个人的利益,勇敢果决的在危机时候做出英勇行为。巴特尔可能是任何一个具备了坚毅、勇敢、顽强、绝不屈服的人,蒙古人认为,他是受到长生天眷顾的勇者。这些勇士们,构成一个受人尊崇的群体,称为巴图德(蒙古语:Баатууд,罗马化:Baatuud,也是古代四卫拉特巴噶图特部的名称)。

    这一词汇在成吉思汗的征服活动后得到广泛传播,成为伊尔汗国、帖木儿帝国、莫卧儿帝国的荣誉头衔之一,流入中亚文化、东欧文化和印度文化及当地语言。而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意为“红色英雄”),是为了纪念1921年的革命者们而用该词命名的[5]。

    以下是各种语言中出现的“巴特尔”:

    保加利亚语:Багатур,罗马化:Bagatur;

    俄语:богатырь,罗马化:Bogatyr(博加特耶尔);

    波兰语:Bohater(意为英雄);

    匈牙利语:Bátor(意为勇敢);

    乔治亚语:ბაგატურ,罗马化:Bagatur;

    鄂图曼土耳其语:بهادر,罗马化:bahadır;

    哈萨克语:Батыр,罗马化:Batyr;

    乌兹别克语:Batyr;

    波斯语:بهادر,罗马化:Bahador;

    乌尔都语:بہادر,印地语:बहादुर,印度斯坦语转写:Bahadur(巴哈杜尔);

    满语:ᠪᠠᡨᡠ᠋ᡵᡠ,转写:baturu(巴图鲁为满洲传统封号之一[6])